top of page

仿生自然光

  • sean1844
  • 2022年2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2年2月21日

太陽光是一種不同波長的連續光譜。分為可見光與不可見光。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波長範圍一般是落在360 - 400 nm ~ 760 - 830nm,牛頓把光譜分成7種顏色: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。穿過大氣層看起來則為白光。不可見光,又分為2種:位於紅光之外區的叫紅外線,波長大於760nm - 830nm;位於紫光之外區的叫紫外線,波長小於360~400nm。


然而,發光二極體(LED)本身是單色光源,所以LED不容易完全達到如自然光的效果。一般市售的LED光源為固定光譜的組合而產生單一光色。白光發光二極體是透過發出三源色的單色光(藍、綠、紅)或以螢光劑把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單色光轉化為含有三源色的光譜,刺激人眼感光細胞,使人有看見白光的感覺。為了改善上述LED的缺點,透過調整特定光譜範圍的白光、紅光、藍光、綠光,讓LED產生接近自然光的色溫與演色性變得可能,仿生自然光的技術於是應運而生。



仿生自然光的技術包括4-color in one COB、混光專用的光學機構、multi-channel調光等技術,讓單一LED燈具即能產生有如日出日落的太陽光色。色溫可從1650K~10000K,演色性指數可達98。寬色溫與高演色性指數的光源非常適合應用於攝影白平衡、拍攝補光的場合,讓照片與畫面更顯真實。



晝夜循環

有了仿生自然光的技術,再結合時間控制,模擬日出日落的日光時間就變得容易許多。加上燭光的光色,可以依照作息時間,調配出晝夜循環的光源,作為室內照明、藝術品打光、盆栽植物生長等用途,營造多變的居家氣氛。
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二氧化碳列為「室內空氣品質認證」項目之一

隨著後疫情時代,室內口罩令解禁,改善室內空品,以降低室內疾病傳播機率、保障民眾健康的「主動防疫」新思維已成為主流趨勢,臺北市環保局率全國之先,112年3月14日公告「室內空氣品質認證場所推動計畫」,鼓勵公、私立場所採取「主動式」的防疫策略,加強通風換氣並引入空氣殺菌設備,經...

 
 
 
日光優先:重新調整你的晝夜節律

人工照明發明之前,人類獲取光源的主要途徑是太陽。人們日落而息,日出而作。一眨眼到了今天,各種智能手機的技術創新面世,很多人隨時擁有一個方便的小小“光源”。科技對人類的貢獻無庸置疑,但人們因此過多暴露在人造光之下,尤其到了夜晚。人造光極大地干擾了人體的睡眠,而睡眠與您的身體健...

 
 
 
局限空間或通風不良場所使用乾冰,應防二氧化碳中毒或缺氧

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近日報載選舉造勢活動中,使用乾冰製造煙霧造成現場工作人員昏迷事件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呼籲:乾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,昇華融解時會釋放氣態的二氧化碳,如場所通風不良,蓄積的二氧化碳可能會造成人員中毒或缺氧。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聯絡我們

         週一至週五 10:00-17:00(例假日休息)

          service@siyen.com.tw

  • SIYEN|Line OA
  • SIYEN|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SIYEN|Youtube

昇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|力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 ©2024

光, 智能, 物聯網讓生活更美好SIYEN

Light, AI, IoT to make your life creative

CO2, 二氧化碳, 睡眠, 香氛, 擴香

bottom of page